登录 | 注册
中华蒋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蒋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求助信息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蒋氏家族历史名人(全国) 第 11 楼

蒋鼎文,字铭三,逝江诸暨县石山人。1895年1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三日)生。被授国民党陆军上将.蒋鼎文十岁入象山私塾读书,十五岁转入浙江讲武学堂。毕业后,分发浙江督江署守备队见习。后升排长、连长。1915年蒋鼎文失职远走广东。1921年5月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部副官。一九二四年五月黄埔军校成立,蒋鼎文进入该校,初任区队长、教官。由于他有早起床的习惯,经常被当时的校长蒋介石碰到,对他留下好印象。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不到一年他就被提升为教导团第一营副营长。以后又接二连三被提升。在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鼎文出任陕西西安行营主任,兼十战区司令长官。六月蒋鼎文又改任陕西省主席。1949年3月,蒋鼎文去台湾。临走时对亲友哀叹说:"此后以天为盖,以地为底,未知葬身何所?"可见,蒋鼎文在年过半百后,仍不愿远离大陆家乡。他知道自己将来的前途,但又不好公开表达,只好向亲友发出"葬身何所"的悲叹。1974年1月2日,蒋鼎文病故于台湾。

作者:苏州 (2007/4/2 22:52:32)   回复此贴
  回复:蒋氏家族历史名人(全国) 第 12 楼

蒋衍升,字锡藩,又字洗凡,博山县(今博山区)大街报恩寺村人。 十余岁中秀才,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同徐宝田等人创办公立高等小学堂,开创博山新学之先河。同年考入山东省师范学堂,后被选送日本留学,就读于弘文学院,次转入明治大学法政专科。与徐镜心等10余名山东留日学生一起参加孙中山在东京创立的同盟会,1906年,同盟会山东分会创办《晨钟》周刊,担任主编。
      1911年1月,同盟会推选蒋洗凡等6人为全国总代表,回国组织模范体操团,为推翻清王朝训练骨干。总部设在上海,蒋洗凡主持总部工作,联络各省以为策应。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相继宣布独立。1912年(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委任胡瑛任山东都督,蒋洗凡任秘书长。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蒋洗凡当选为理事,并担任山东支部稽勋局局长,后被选为支部部长并任省议会议员,又被选为议长候选人。
      1913年11月3日,袁世凯宣布解散国民党。11月7日,山东都督靳云鹏突派骑、步兵包围省党部勒令解散。蒋洗凡面对危局,从容镇定,处事如常,使党部人员免遭屠虏。之后,返回博山。1914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胶济路,纷集博山。他代表乡人与其谈判,使之侵略行径有所收敛。
      1915年3月25日,蒋洗凡患猩红热逝世,年仅34岁。他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山东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其短暂的一生忧国忧民,追随革命,其革命形象正如他诗中所写--"义气塞两间,肝胆照千古"。

作者:苏州 (2007/4/2 22:52:46)   回复此贴
  回复:蒋氏家族历史名人(全国) 第 13 楼

蒋西鲁,名正论,字西鲁,1901年10月4日生于山东省博山县(现淄博市博山区)南关村龙泉街一个较富有的仕宦家庭。1917年在博山考院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山头镇永和窑、全兴义油店及德成榨油店当徒工。1919年10月,经人联系介绍到淄川炭矿(俗称大荒地煤矿)干油灯(安全灯)工人。矿属山东鲁大公司管辖,名为“中日合办”,实为日本人一手操纵。日本人从这里不仅掠走了大量煤炭,而且榨尽了中国工人的血汗。蒋西鲁亲眼目睹了这些事实,由于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对腐败政府的卖国行径愤愤不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掠夺痛恨在心。又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在淄博矿区活动,蒋西鲁受他们的启迪教育,因而成为淄川矿区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1922年6月,参加了矿业工会淄博部发起会。1925年,参加了中共山东地执委和中共淄博支部在矿区组织领导的“上海五卅惨案后援会”及“淄川炭矿工人俱乐部”的革命活动。同年7月,经山东地执委派到淄博矿区开展革命工作的李春荣和王敬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鲁大公司淄川炭矿宣布裁减680多名矿工,蒋西鲁被裁回到博山,不久回矿参加了“失业团”斗争。同年3月,中共山东地执委选派蒋西鲁去广州参加由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学习期间,蒋西鲁以国民党博山县政府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和其他学员集体参加了国民党。1926年10月,蒋西鲁回到博山开展革命活动,以博山城区报恩寺小学为秘密活动地点,深入到万松山、八陡、西河,向工人农民宣传革命道理。11月,创建了中共博山党小组,蒋西鲁任小组长。12月,由国民党博山县党部出面,中共博山党小组集资在博山大街开设了集成石印局,蒋西鲁任经理,秘密为中共山东区委印刷党刊《红星》及文件和宣传品。经蒋西鲁介绍,潘聘卿、王玉华、李可修、李瑞九共四名印刷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中共博山集成石印局党小组成立,直属中共山东区委机关印刷部的领导。4月,中共博山支部建立,蒋西鲁任书记。1928年5月,蒋西鲁支泰安向中共山东省委汇报工作时遭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扣留,后具保获释回到博山。时值中共山东省党组织连遭敌人破坏,从此,蒋西鲁同党组织失去联系,解放后定居济南从山东省建筑公司退休


作者:苏州 (2007/4/2 22:53:01)   回复此贴
  回复:蒋氏家族历史名人(全国) 第 14 楼

蒋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牺牲时年仅25岁。蒋先云牺牲后,周恩来在武昌亲自主持召开他的追悼会,当时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第198期刊登了题为《悼蒋先云同志》的悼词。

蒋先云生于1902年,湖南新田人。1917年考入衡阳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湘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1年2月发起成立进步团体“心社”,宣传新文化。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赴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在工人夜校教书并参与筹建工人俱乐部。后任俱乐部文书股长,和李立三、刘少奇等一起领导了安源工人大罢工。同年11月奉命到水口山矿区建立党的组织和工人俱乐部,12月领导了水口山矿工的大罢工,并取得胜利。1924年春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25年2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发起成立青年军人联合会,是该会负责人之一。同年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党代表,不久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退出国民党及第1军。北伐战争开始后,受党组织派遣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兼补充团第5团团长,参加了攻打九江、南昌等战役。1927年初,蒋介石反革命阴谋日益暴露,他毅然去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队长,倡议成立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同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率部北上河南,5月28日在攻克临颍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1902-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北伐战争烈士。字湘耘,别号巫山,新田大坪塘人。1917年考入湖南三师,在校发起成立“学友互助会”,出版《疑麓警钟》月刊。1916年6月,任湘南学生联合会首届总干事,同夏明翰等发动和组织了湘南25县的学生罢课运动。1921年2月组织革命团体----心社,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月,受中共湘南区委派遣,到安源路矿协助李立三从事工人运动,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党支部书记,参与领导安源大罢工。同年底,赴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开展工人运动,组织了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1924年3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学兵连任党代表。1925年初,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同年10月,以七团党代表身份参加第二次东征,立下战功。1926年6月23日,蒋先云率黄埔学生军第二团二、四、七连参加省港大罢工。蒋先云在黄埔军校期间,还潜心攻读古今兵法,“学术两科,冠于全校”,校长蒋介石“爱之如手足”,校党代表廖忡恺认为他是“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说他是“军校中的高材生”,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北伐战争初期,任北伐军总部秘书,后任补充第五团团长,随军出师广东,北进湖南,转战江西。1926年12月,蒋先云来到武汉,蒋介石多次派人和电邀他回南昌,并封官许愿,蒋捕鱼云不为所动。1927年4月,武汉政府开始第二次北伐,征讨奉系军阀张作霖,蒋先云任第三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5月中旬,蒋先云率部开赴河南。5月28日,在临颖战役中,蒋先云冲锋陷阵,多次负伤,最后壮烈牺牲。1927年6月8日,周恩来在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主持蒋先云追悼会,并发表沉痛讲话,恽代英致悼词,号召“同志们,踏着蒋先云的道路前进”。


作者:苏州 (2007/4/2 22:53:16)   回复此贴
  回复:蒋氏家族历史名人(全国) 第 15 楼

蒋筑英:新中国建立后的地质学家

作者:jzr1989 (2008/7/17 18:44:3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4 每页5条 当前3/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蒋氏论坛  执行时间:1,532.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蒋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